珠寶小講堂-翡翠鑑定
寶石的鑑定會依據寶石學上目前已知寶石的性質與寶石特徵,用來鑑定區別與他種寶石或仿似寶石的基礎,所以瞭解各類寶石的基本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寶石在寶石鑑定學上會依據其基本特性分類,包括:礦物成分、化學成分、晶體特徵、物理性質、光學性質..等等進行分析而後分類。
所以在掌握寶石學基本特性知識後,才能準確的鑑定天然翡翠與人工處理過的翡翠如B貨、B+C貨、C貨或其他仿品如染色石英岩、玻璃...等等的區別鑑定。
- 翡翠的礦物成份
- 翡翠是以輝石為主的礦物集合體,由多種細小礦物所組成。這些多種細小礦物的成分又可分為主要礦物、次要礦物、次生礦物。
- 翡翠的分類是依據組成翡翠的礦物成分的比例不同而決定了翡翠的分類,如硬玉翡翠、綠輝石翡翠、鈉鉻輝石翡翠或鈉長石玉、水沫子。
- 翡翠的化學成份
化學成分是寶石的最基本組成元素,它的改變或微量變化都會直接影響到寶石的各種特性改變。化學成分組成是指這個寶石是由那些元素所組成的,其中也分為主要元素、次要元素及一些微量元素。
- 翡翠中主要礦物硬玉的理想成份為NaAlSi2O6(鈉鋁矽酸鹽)
- 同時可能含有會影響翡翠成色的微量元素,如:Cr(鉻)、Fe(鐵)、Ca(鈣)、Mn(錳)..等等。原生的翡翠是白色的,當微量元素的參與而讓翡翠成了耀眼豐富的多色澤。如:
- Cr(鉻)、Fe(鐵)、Ca(鈣)會讓翡翠呈現不同色差的綠色,從老坑綠、陽綠、淡綠到油青綠..等等。
- Cr(鉻)、Mn(錳)的參與會讓翡翠呈現不同色差的紫色,從淡紫、紅紫、藍紫到皇家紫..等等。
- 翡翠的晶體特徵
- 翠性:又稱蒼蠅翅、沙星
- 橘皮效應
- 晶體結構
- 綹裂
- 石花(棉)
- 翡翠的物理性質
- 硬度:翡翠的莫氏硬度約6.5~7。
- 韌性:翡翠具有極高的承壓性,在寶石學分類上僅次於軟玉。
- 比重:翡翠的比重會依據主要礦物與次要礦物的比例不同而有所影響,約在3.20~3.40。
- 折光率(折射率):翡翠折光率在1.66。
- 翡翠的光學性質
- 顏色:翡翠的顏色依照地質作用成因不同分為原生色(白、紫、綠、黑)及次生色(紅、黃、褐)
- 光澤:翡翠拋光後光澤在寶石學上分類為玻璃光澤。
- 透明透光性:商業上稱水頭或種水,翡翠結構越細緻,透光性越好如玻璃種、冰種。
- 發光性:天然翡翠無螢光,但是也有極少數天然翡翠在紫外燈下有時會顯示微弱的螢光,這個現象很容易與填充處理翡翠混淆;這種螢光是因為翡翠的次要礦物成分或次生礦物成分而引發的螢光反應,但一般都是呈現不均勻的點狀螢光(非局部或全面整體均勻螢光)。